南京律师 http://www.dqlawyer.com 据悉,巴西总统卢拉访华为中巴两国的贸易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这也是博索纳罗下台后巴西政府的关键战略转向之一。早在卢拉访问中国的半个月前,巴西贸易和投资促进部门已经确认中巴双方今后的各项贸易中可以用本币而非美元进行双边贸易,该项业务将由中国银行和巴西的银行创造一种全新机制。这一措施极大推进了两国银行结算的便利性,也解决了博索纳罗时代中巴之间存在的“长期缺少经济有效交流”的痼疾。 消息提到,在本币交易机制开始后中巴的贸易额出现了明显增长。巴西对华出口的主要是农产品,包括玉米、大豆等。这段期间巴西玉米价格在3月到4月迅速下降,过去一个月内大致介于60雷亚尔/袋(约合199美元/吨)低于此前中国主要进口国美国的玉米价格,美媒也认为他们在中国的“新伙伴”面前玉米价格竞争力明显不足,再加上本币结算等优势,统计数据认为中国开始越来越多地转向购买巴西农产品,对美进口数额下降。 上周末,美媒彭博社报道的消息确认,中国正在“大量向巴西进口玉米”。该数据显示由于转向对巴西等“第三国”购买,导致中方对美订购数量相较于预期下降;且中国买家已在过去三周内至少取消了83.2万吨的美国玉米订单,美媒认为这“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报道还表示中国买家此前签署的不少玉米订单可能是为了预防巴西玉米歉收,随着巴西秋季丰收证明事实恰恰相反,所以他们的一些订单是“预防性退款”。且“退单潮”未来可能将继续下去,因为巴西玉米价格仍在回落。 有分析则认为,美媒的报道有很多偏见性,且在刻意暗示中国“违约”。业内人士则解释认为,如果不是长期购买合同和结算协议来说,预购订单的取消是符合国际贸易法则的,况且彭博社在报道中也承认很多都是“预防性订单”。再者不必要是巴西,其他任何国家只要在贸易中有盈利的优势,“国际买家”都会转向这是一个基本道理;总体来说中巴本币结算协议对两个国家、存在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都是绝对有利的,越来越多的领域都会取代和美国的贸易,但“玉米事件”和美国所谓的利益受损关系并不大。 值得一提的还有,不久前南美洲国家阿根廷宣布对华贸易进口实现本币结算,5月份已经开始执行。据此有外媒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肯对中国开放本币交易,他们的优势货物也会替代西方国家的出口。对此有评论称:“尽管发展中国家在高科技产品、半导体等货物上比不上西方,但他们对中国的出口至少是具备战略安全的;与此相比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一边要和中国做生意,一边又要损害中国的利益,绝对比不上这些发展中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