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百事通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菜贩“胖子”离世后,团结路上一场特殊的告别

2023-01-15| 发布者: 武乡百事通|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记者/李佳楠实习记者/王映涵吕惠王琳茜“胖子”原名刘宝民,在邻居们眼里一直是个乐呵呵的人“胖子”的蔬菜...
微信錢包儲值

记者/李佳楠 实习记者/ 王映涵 吕惠 王琳茜

“胖子”原名刘宝民,在邻居们眼里一直是个乐呵呵的人

“胖子”的蔬菜水果店是天津团结路百余家店铺里的一间。10月19日,这间60平米的小店,用3个小时卖出了以往3天的菜。

卖菜的人和买菜的人,都是“胖子”在团结路上的邻居们。“胖子”在深夜进货途中意外去世后,几个团结路上的“竞争对手”自发帮他清空库存,一个不吃辣的邻居买走了一把辣椒,还有闻讯而来的顾客一次买了五兜鸡蛋。

“胖子”是在异乡打拼的普通人,在他生命结束之后,商户们伸出的援手、熟客们的惦记,成了他在这个城市留给家人的最后慰藉。这场自发的“卖菜行动”,也是团结路邻居们跟“胖子”的一场告别。

“胖子”去世的第三天,人们买光了店里的菜

“胖子”出车祸了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的团结路曾是津南区的中心,一公里内密集分布着四五十个小区,4万余户居民,是本地人口中的“老街里”、“最热闹的地方”。

团结路步行街上有百余家商铺,互相之间有的以姓为名,喊做“老张”、“付姐”......有的以生意来区分,“卖大饼的”、“卖陶瓷的”、“卖鱼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团结路惠裕里南区3号楼9号卖蔬菜水果的老板有了“胖子”的别号。卖鸡蛋的老张说,“胖子”大名叫刘宝民,一米八的大个子,体重160多斤,“可能以前挺胖的”。

46岁的“胖子”身上,有生意人的特质:自来熟、见谁都笑呵呵的。

每天早上六点多,团结路步行街上的店铺陆续开门,“胖子”是第一批掀起卷帘门,打开店铺灯的生意人。随着拉手推车的老人和溜狗的居民涌入团结路,胖子家的第一波客人,也将最新鲜的一批菜买回了家。

10月18日早上,“胖子”本应该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吆喝着揽客,从他发在朋友圈的叫卖的视频可以看出,他的叫卖声细碎,但生动有力:“秋葵,可够好了啊!哎,正宗本地豌子,忒好了这个!小黄瓜扭子,抓紧!”但那一整天过去,“胖子”家的店都没开门。

朋友和邻近商铺的老板们接连打去电话都没人接听。联想前一晚“胖子”照例去拉货,隔壁蔬菜店的老板高亮觉得“很反常”。

“胖子”确实出了大事。10月17日晚10点左右,从天津西青区到津南区的高速上发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辆满载蔬菜、水果的货车司机当场去世,车主正是“胖子”。

事发时,“胖子”已行至中途,妻子张梅做好晚饭等他回家。

张梅回忆,10月17日下午1点半,丈夫像往常一样,检查店里的存货,列好清单,驾驶小货车出发采购。出发前不久,陶瓷店老板孙丽还碰见了“胖子”去买午饭,一个烧饼加里脊和一杯豆浆。

“胖子”进货的市场位于四五十公里外的西青区蔬菜批发市场,开车需要一小时,这里的菜价比菜店附近的批发市场便宜几毛钱,这是“胖子”舍近求远的原因。

西青区蔬菜批发市场的大院里通常停满了车,既有本地的菜农开着三轮卖菜,也有河北廊坊一带的菜农驱车来此兜售。“胖子”常常穿梭在菜农中间,比较菜的成色和价格。有时,“胖子”会熬到晚上八九点,等菜农收尾时,同样的菜一斤能便宜七八毛。

“胖子”上货、张梅卖货,这种搭配夫妻俩持续了十余年。“胖子”外出上货的八九个小时里,夫妻俩会实时联系。店里急缺货品,或是隔壁店家要捎带何物,张梅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他。

张梅最后一次给丈夫“派任务”,是在10月17日晚上8点半左右,因为有饭店订购山药,她嘱咐丈夫补些货。

后来,张梅回家做饭、拖地忘了功夫,晚上10点40,她才猛然发觉丈夫迟迟未归。以往10点钟,丈夫就到家了。她慌忙打电话过去,几次都无人接听,直到接到交警电话,告诉她丈夫出车祸去世的消息。

“胖子”出意外后,菜店就关门了。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乡百事通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武乡百事通 X1.0

© 2015-2020 武乡百事通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